欢迎访问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旅游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简介

旅游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旅游学院肇始于1985年西北地区首个旅游系,同年创立人文地理研究所并创办核心期刊《人文地理》。2001年两机构合并组建为综合性学院。

【学科建设】

3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省级一流专业)、酒店管理(省级一流专业)。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旅游管理二级学科与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MTA)。开办“卓越国际旅游人才实验班”,开设“遗产保护与文化解说”等4个微专业及旅游管理第二学位,形成"旅游+外语+人工智能"交叉复合的学科特色。

【人才培养】

学院已形成“党建引领、国际培养、产教协同、科教融汇”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迪士尼、万豪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70余个,年均组织实习2000人次。培养出董宇辉(与辉同行创始人)、曾庆锴(中国日报社秘书长)、井泉(中国驻美公使)等杰出校友。

【师资力量】

师资团队中高级职称占61.7%,博士及在读博士72.3%,52%具有海外经历含富布莱特学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支,聘请50余位行业导师形成双师型队伍。

【科研服务】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67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530余万元,出版专著18部,发表期刊论文215篇。编制地方旅游规划30余项,开展国内外文旅培训超百次。

【国际合作】

学院发起成立“中俄旅游教育联盟”,积极推进ACBSP国际商科专业认证,与法、美乌兹别克斯坦等 20 余所高校建立合作,40余家国际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年均选派20余学生海外交流学习、实习。

学院以四十载积淀为基石,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科交叉与产教协同,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旅人才培养高地,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人工智能学院简介

西安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于2025年正式成立,是国内外语类类公办院校中首个设立的人工智能学院。学院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依托学校多学科交叉优势,致力于打造语言特色鲜明、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基地。

依托学校外语优势,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多语种教学深度融合,基于“人工智能+外语”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打造语言人工智能、数字文旅两个特色方向。专业课程设置涵盖人工智能核心理论与技术及多门语言特色课程,有效提升学生跨语言信息处理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与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平台,引入真实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常握智能语言分析、机器翻译系统开发等关键技能,为培养既懂A1技术,又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与科大讯飞、华为、深大智能等十余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文旅产教融合实训中心,以“真实企业项目驱动、行业标准赋能”为核心,推行项目制管理模式。学生在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的双导师指导下,参与需求分析、技术开发、成果交付全流程,系统掌握人工智能产品开发、自然语言处理、智慧旅游系统运维等核心技能,无缝对接人工智能应用及文旅产业数字化需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无缝衔接。

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理念,依托学校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学院与aSSIST(韩国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开发“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管理”特色硕博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基于首尔科大人才培养中文项目计划与西安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发展计划,不仅是两校深化的“新工科+新商科”创新尝试,更为中韩高等教育合作树立了的“学科交叉,需求导向”典范。




  • 微信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