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创立,是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面向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人才需求,立足培养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与外语应用能力,掌握城乡规划方法和技能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坚持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创新实践为机理的“学术前沿+ 基础理论+创新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具有 “专业+英语”“专业+实践”的学科特色,以省级教学名师引领的“双语型” “双师型”教学团队,形成“文科+理科+工科”的多元化复合化课程群。就业方向为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房地产开发和环境保护、旅游策划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外语应用能力与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掌握科学思维及专业实践技能,具备较强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适应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
包括素质通识课程、英语技能课程、专业课程三大模块。专业课程包括地理学模块、城乡规划模块与旅游模块,核心课程有:高等数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地图学原理与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实务、国土资源评价与规划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景区设计等。
专业特色
1.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重视学科建设,坚持教学内容与应用实践相结合,广泛参加实际规划;
2.师资力量雄厚,核心专业课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充分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3.重视从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外语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4.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课程实践、专业实践、毕业实践三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
5.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推进多样化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国际交流机会。
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房地产和环境保护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研究咨询规划部门及政府部门从事城市与区域管理工作,胜任宏观经济调控、城市与区域规划、产业布局、土地开发管理、生态保护规划与建设、区域社会文化管理、企业发展规划、社区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工作。另外,可选择攻读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