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按照《旅游资源与开发》社会实践课程教学计划,结合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面向大学生的创意策划赛事,2023年4月17日我院2020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全体学生在马琪、韩红珠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进行社会实践教学和创意策划采风活动。

外出实践前马琪老师在课堂给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形成,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与功能。并就“秦岭的前世今缘”“为什么秦岭北坡比南坡陡”“秦岭自然学校”“秦岭国家公园创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拓展。此次实践教育基地选择的是秦岭国家公园中的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素有“中国山崩奇观”“中国山崩博物馆”的美称。公园内山崩地质遗迹类型齐全,崩塌规模巨大,形态万千,形成了壮观的崩塌石海,奇特的山崩洞,秀丽的堰塞湖泊和雄险的残峰断崖。

实践活动现场,马琪老师与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通过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图围绕山崩地质遗迹的形成,以及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形态美、科学文化属性、空间载体特征三个方面的吸引因素和功能进行了讲解,并引导同学们认识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一项内容,理解充分发掘、利用秦岭独特的生态、文化、宗教和历史价值的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是我院《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教学团队与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联合开展的一次综合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与实践能力,深刻领悟国家公园这一具有自然和文化核心特质的自然保护地,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提出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旅游资源与开发》社会实践课程致力于通过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创造性、积极性,激发自然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