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博物馆翻译》、《文化解说方法导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2023年4月15日上午,我院“遗产保护与文化解说”微专业全体学生在杨红英教授、黄文英老师的带领下,前往 “净土宗祖庭”─ 西安香积寺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博物馆翻译》与《文化解说方法导论》课程是“遗产保护与文化解说”微专业的主干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发现博物馆翻译与文化解说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解决跨文化译介与解说的具体问题,强化“实践教育+课程思政”,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本次实践活动通过“沿途解说”、“景点名称翻译”、“景区主要景点解说”等现场教学演示及学生实操,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佛教的主要流派、香积寺名称的由来、寺庙的主要构成和功能以及博物馆翻译与文化解说的方法和技巧等。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度体会到翻译与解说过程中需要以受众为中心,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符号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通过这次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们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感受到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进步、中华文明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全面真实翻译、解说、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学生心得体会摘录:
到达香积寺后,杨老师问我们宗教和哲学的区别。老师说,宗教总是给人们呈现一种ideal image。我想,在科学知识不够普及的时代,宗教确实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答了一些人的疑惑,让迷茫的人有了精神上的追求。但是宗教的底层逻辑却也有着明显的局限,他们用不变的逻辑解释变化着的一切。但哲学却是更加科学的思考,虽然各个哲学体系都存在着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但哲学体系的本身是相对开放的,它允许以逻辑和事实否定前人建立的理论,所以会不断完善、持续演进。而后,老师说佛是开悟的人,我想着,那悟了又是什么样呢?而后想到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感觉应该是很相似的状态。香积寺内的商店叫做“法物结缘处”,华清池内的厕所叫做“御净轩”,令人眼前一亮,新意的背后包含着满满的智慧。我想,这也正是文化遗产研究的魅力所在吧。
-吴悠 英文学院 拔尖班2101
进入寺庙以后,老师与同学们联合为我们呈现了更丰富的历史与内涵。其中有严肃的宗教政策,也有趣味的金刚杵之含义。参观过程中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古代高僧孜孜不已传教(preach)的冰山一角——贝叶经(Pattra-leaf Scriptures),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叹。我分配到的讲解文物是极具代表性的善导大师供养塔(Pagoda of Shandao),比较遗憾的是塔身正在进行修葺,不能瞻仰全貌。我在准备过程中对英文解说中的13 stories提出了疑惑,查询后得知story除了我们熟悉的含义,还有“层级”的含义。发现熟词生义是一件很惊喜的事情。讲解结束后老师也告诉我们,唐代建塔大多为七层,也是“七级浮屠”的来源。结束此次实习后,我感到内心十分充实。短短一上午我们就进行了对自然文化、人文风俗、佛教文化真切的感悟。笔记本与心情都满载而归,让人也对下一次的实习活动充满期待与憧憬。
-王心禾 国际关系学院 外交2201班
这一次实践活动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香积寺侧门上的一副对联。“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同的景色和心境,从最初的迷惘、到中间的坚持、直至最后的安定,我一步步从途中景色的清幽寂静,再到深入古寺时禅定的精神追求,外在景物和内在禅境之间完美的结合,让我也在无形中有了别样心境。
-苏欣茹 艺术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2201班
我讲解的文物是极具有历史气息的钟鼓楼(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钟鼓楼相对而立,难以区分。因此,暮鼓晨钟表面意思这个词便很好地解释了它们的东西方位置各是哪边。除此之外,钟有警醒之意,警醒那些在名利场中等等不可自拨之人,亦有幽冥钟之意。它们的作用基本没有区别,一是报时之用,二是敲钟打鼓也被赋予了“惊醒世间名利客,换回苦海梦迷人”的特殊含义,三是民间除夕夜,寺庙中的钟鼓楼敲钟打鼓一百零八下也有辞旧迎新之意。
-解锦阳 商学院 国际商务2201班
通过天王殿的韦陀手中的金杵,我们明白了金杵平端在手中表示允许来人客宿一晚;金杵杵在地上表示不欢迎来人。通过一些展览,见到一些佛经以及石碑,佛像,画像,通过中英对比的说明牌了解其来历。那十颗柏树,中日两国在此举行的善导大师圆寂1300周年纪念法会也是中日友好的一部分见证……
-蔡晓珍 欧洲学院 法语2201班
图文:黄文英 审核:杨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