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教育部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和帮助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具体实践,旅游学院在坚持打牢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将实践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将“学党史、悟思想”与“强专业、勇实践”相结合,扎实开展教学实践周各项工作。学院本次实践周活动围绕个人素质与能力提升、行业技能实训、专业野外实习、创业就业实训、社会服务、国际课程等6大模块37场活动展开,旨在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专业认知、提升专业技能、加深行业认识,为学生未来考研、求职、创业等各方面综合竞争力全方位打好坚实基础。
一、开设“传统文化+素质拓展”实训课 堂,提升学生文化认知力
根据能力培养层次性与渐进性的特点,本次实践周有效衔接课堂教学,在个人素质与能力提升模块中,通过阿语、西语、韩语三个小语种实操培训,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个人形象塑造实训活动通过对学生仪态、仪容、仪表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同学们的个人形象气质方面有了质的提高;茶艺茶道实训活动通过“传统文化进课堂、思政教育到现场”的课堂形式,引导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主动承担传统文化传承使命。
二、开设“专业赛事+行业技能”实训课堂,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
通过举办Cesim酒店模拟大赛、“讲好丝路故事—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口号解读大赛”、“绘出丝路美景—地理标志手绘大赛”、“乡村博物馆—博物馆设计大赛”等专业赛事活动,以赛代练、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自豪感,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文化解说实训、旅行社运营管理实训、酒店运营管理实训、旅游线路设计实训、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在旅游中的应用等数十场实训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平台,使学生了解行业规范、企业运营;并通过活动前动员、活动中指导、活动后反思等全过程跟进,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初心使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三、开设“实践教育+课程思政”实训课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学院努力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旅游景区规划与企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遗产跨文化解说等多领域的实践教学活动,着力构建“实践教育+课程思政”机制,各教研室组织带领学生多次深入乡镇村寨、田间地头,知名企业、红色景区、察实情、看实效。通过专业野外实习调研,深化了师生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坚定了扎根中国大地培养优秀人才的自信。
四、开设“就业创业+个性指导”实训课堂,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为提高学生适应就业岗位能力,本次实践周通过创业就业实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分类指导。公务员笔试面试技巧培训对有考公意向的学生进行专项辅导;自媒体视频制作技巧与时代发展相接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就业与职业成长之“我与老总面对面活动”让同学们走进企业、了解企业、融入企业,用成功人士的创业案例切实推动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衔接。
五、开设“学术前沿+国际课程”实训课堂,拓宽学生学科知识面与国际视野
学院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姚尧、加拿大籍学者Frederick Karl Hunrath、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的DoganGurosy教授分别进行了题为“数据驱动的城市计算模型及在城市问题中的多学科交叉应用”、“How to Tell Chinese Storie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in Tourism Practice ”专题报告,3场报告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同步进行,800余人参与活动,通过活动,拓展了学生在专业学术前沿方面的学科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训练了语言沟通能力,是我院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本次教学实践周工作紧密围绕各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专业核心素养,有效衔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注重校内与校外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培养方案内和培养方案外结合、实习实践和创新创业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实践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