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权东计教授应邀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3-03-31 点击数:

为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旅游资源与开发》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20233月31日下午,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权东计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潘秋玲教授主持,马琪老师、2020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生及2022级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参加此次交流活动。

undefined 

权老师从文化遗产背景、城乡文化遗产概况、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与利用规划总体要求、保护与利用规划案例、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的启示六个方面为同学们展开了内容丰富、案例详实、分析全面的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讲座内容。在城乡文化遗产的介绍中,权老师用习近平总书记与文化遗产的故事引出城乡文化遗产背景,又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让同学们对文化遗产与传统观念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

undefined 

报告中,权老师强调物质遗产保护的同时,更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物质遗产空间保护必须与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相对应,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要注入文态、业态和生态的保护内容,协调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其相关的文化传承的互动关系,坚持保护底线与考古研究优先,注重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从而使历史文化遗产发挥其真正的历史、科学、艺术、文化和社会价值。并以顺陵、杜陵等历史文化遗产为例,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以系统完整保护传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和全面真实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为目标,确保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undefined undefined 

最后,潘老师结合会议交流情况进行总结,潘老师谈到权老师的报告由浅入深,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例举了丰富案例,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充实了同学们的理论知识,并根据权老师的报告给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是要掌握好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其次是要从文化遗产的价值中理解中国文化;最后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要解决好发展与传承之间的关系。

undefined 

权老师生动详明的报告内容和治学严谨的研究方法给我院师生很大的启发。会议交流与问答环节,与会师生积极提问,权老师就“文化遗产与社区相互关系”“宁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问题进行了耐心、专业的解答。此次讲座开阔同学们学术视野的同时,为同学们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潘秋玲教学团队历来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依托,顺应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开拓实习实践教育基地,持续优化课程教学计划,着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

讲座人简介:

权东计,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正高级工程师),城市规划、人文地理硕士生导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城乡历史遗产保护规划的学科带头人。是国内率先开展大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的学者之一,是最早提出遗址资源、遗址产业的学者之一。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库成员、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专家库专家等,是省、市、管委会等单位评审专家。

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价值取向与管理体制关联性研究—以陕西省为例”、省社科基金“陕西实施大遗址文化产业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休闲旅游类城郊型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空间演化机理与优化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部资源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文物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等课题30余项。完成安阳殷墟等申遗规划项目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划18项,其他各类规划项目40余项。获得7项省级部级奖励,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文物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和教材8部。


【关闭】

  • 微信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