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旅游学院师生前往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课程教学

发布时间:2023-04-04 点击数:

为使学生开拓视野,增强实践认识,丰富《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2023331日上午,我院2020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全体学生和2022级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在马琪、韩红珠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陕西考古博物馆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undefined                      

 《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一直致力于通过社会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发现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实际问题,并将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解决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强化“实践教育+课程思政”,通过在考古博物馆“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个篇章内容的教学,同学们了解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里中国考古以及陕西考古的诞生和发展,陕西历史文化被划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陕西省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所拥有的标志性考古项目等,也体验到了当下考古的科技感。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文物是历史的纪念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这次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艺术、文化和社会价值中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教学,感受新时期科技赋能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而深刻认识以系统完整保护传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和全面真实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部分学生感想:

“让过去拥抱未来”是陕西考古博物馆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过去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未来。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的在未来发展。今天的文物参观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古人超前的创造力和适应生活的能力。一件件文物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传递的载体。考古是一项神圣且令人肃然起敬的伟大工作,一件件修复好的文物都承载着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心血。当然,我们通过对一些文物的研究也不难发现古人的部分创造及动手能力甚至是远超现代人类的,这也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只有不断了解过去,反省现在,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001班  李云蝶

今天因为集体实践活动,我走进了这座以“考古圣地,华章陕西”为主题的陕西考古博物馆,常设展览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个篇章,展出文物4000余件,里面展示了在墓葬和都城遗址中发现的从史前到唐宋的文物以及唐、五代、宋、金、元、明等时代的陶瓷,珍藏着壁画、乐器等等,人类起源历史文明、各类文物展览令人叹为观止,从1921到2021,中国现代考古学走过的百年历程,艰苦而辉煌,让我们看到了文物学的心路历程,一路走来的不易。“让过去拥有未来”是写在最后的一句话,也是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一句话,博物馆用独特的考古视角,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中华五千年文明信史新篇和独特魅力,百年风华正茂,百年仍需奋进,很幸运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这样的地方让我们感受到文物的浪漫。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001班  刘怡聪

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博物馆是必去之地,它代表了灵魂与历史的沉淀。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展品,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中国考古人的奉献以及陕西出土的考古文物;每个人、每件文物都是一条时间线,无数条时间线在这里交织相遇,博物馆的意义大抵就在于此。

在考古博物馆形态各异的文物中,我注意到了一件名为“节约”的文物,通过查阅网络,我了解到“节约”在古代作为一种器具使用,起连接绳索的功能,就像竹节连接杆与枝叶一样,故名“节约”。

通过参观文物,可以了解到历史的发展,也能了解到词语的来源与词义的变化。博物馆让我们看见了过去,也让过去拥抱了未来。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001班  陈晓萌

今天的考古博物馆之旅让我受益匪浅。考古博物馆以时间为线,将陕西的历史清晰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从蓝田猿人的发现,到半坡遗址出现文字符号,再到墓葬群发现氏族社会的存在以及各个朝代的历史,一件件展品,一张张照片,犹如一条信息带,串联起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让我们领略了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历史文明的智慧结晶。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担负起传承历史文化的使命。

                           ——人文地理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 刘文华

 

【关闭】

  • 微信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