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1日下午,旅游学院教学实践周活动以线上形式继续展开。活动邀请到了地区级非遗传承人张香玲及团队4位成员,穆忠民老师代表团队进行了题为《华阴老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题讲座,旅游管理教研室王晓华副教授主持,参加此次讲座的有旅游学院师生和关注华阴老腔的社会人士近200人。

主讲人穆忠民老师介绍了华阴老腔从五人皮影戏、到幕后搬台前的原生态表演、再到与现代元素结合的老腔新唱的演变过程,对华阴老腔的发源、剧本题材、表演风格等做了详细解说。为了加深师生的直观认识,张香玲团队现场表演了两段华阴老腔选段,展现了老腔特有的唱腔特色和表演场面,师生们感到十分震撼。
穆忠民老师又阐述了华阴老腔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并总结了老腔参与旅游展演的经验和教训,使旅游学院师生对文旅融合、非遗的保护传承有了更直观的体会。在问答环节中,穆忠民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认真细致地解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的举办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困难,它对非遗的发展动力、非遗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对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培养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怎样对外讲好“陕西故事”和“中国故事”、怎样做到“文化走出去”等问题均有启发,不仅是非遗进课堂,也是思政进课堂的重要体现。
实践教学是我院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组成部分,作为旅游学院教学实践周系列活动之一,本活动与我院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紧密契合,是对课堂教学科研的延展和补充,也是旅游管理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供稿单位: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图文:王俊慧 审核辛健 2021年1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