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正文

旅游学院构建“实践教育+课程思政”机制深化“三进教育”

发布时间:2021-06-26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提高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旅游学院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实践教育改革,努力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旅游景区规划与企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红色基因传承与乡村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遗产跨文化解说等多领域的实践教学活动,着力构建“实践教育+课程思政”机制,在交叉渗透中探索深化“三进教育”,本学期以来,学院开展四个本科专业、八门课程的实习实践教育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一、开展乡村振兴实践、培育美丽中国建设者

旅游学院紧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契机,带领学生深入乡镇村寨、田间地头,察实情、看实效。结合长安区“高校师生看长安活动”,组织300余名师生,赴长安唐村、太乙驿、上王村以及袁家村等地,开展以“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专业实习实践活动。通过上王村、袁家村、陈炉古镇等乡村振兴案例地全方位考察,全体师生现场研习“乡村民俗资源+中国智造”的高质量乡村旅游开发战略与高效扶贫举措,深刻体悟西安“全域治水、碧水兴城”工作和“三河一山”建设项目的意义,直观认识地方政府、村庄集体、工商资本作为乡村振兴实施者、受益者、参与者的“三元共建”组织模式,进一步巩固学生以专业能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感。


二、创新红色教育实践、培育红色血脉传承者

旅游学院长期重视红色旅游教育,在《旅游资源与开发》等实践类课程中优化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管理、文化解说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组织专业教师团队结合陕西省红色资源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共建“铜川实践教学基地”等实践育人模式。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之际,学院组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师生赴铜川照金,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情怀、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专业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学习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专业教师系统全面地对红色旅游资源条件、红色旅游资源品质评价、发展优势等进行现场讲解,学生实地感受到伟大的革命精神力量,深刻地认识到发挥专业特长做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担当红色血脉传承者的重大意义。

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命共同体使者

旅游学院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三进”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渗透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学院与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合作,组织200余名师生赴秦岭、白鹿原、曲江旅游度假区实践调研。注重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调研秦岭违建别墅拆除后复绿现状,引导学生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肩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当好生态保护和自然修复的绿色卫士;注重培育绿色发展理念,考察曲江景区旅游业态和商业现状,体验关中特色历史建筑与民俗风情,通过景区的发展定位、整体规划、主题特色、文化内涵、景区及周边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城市生态发展;注重培育生命共同体理念,走访新型文旅民宿融合开发景区白鹿原,体会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感受乡村社区建设、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最新成果。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景区旅游发展优势与特点,建立绿色发展观,勇担守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光荣使命。

四、拓展文化遗产课堂、培育中国文化传播者

博物馆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学习、交流和教育的重要平台,旅游学院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和育人涵养功能,不断探索“文化遗产进课堂、思政教育到现场”课堂形式,用实际行动承担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和传播的时代使命。学院组织旅游英语、旅游管理等专业师生前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半坡博物馆开展文化遗产课堂教学,行业专家以专业的知识剖析、熟练的业务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场馆布设和展厅陈列为现场师生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提升学生文化传播意识和遗产保护理念;老中青三代讲解员双语示范讲解,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文化解说综合运用能力,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旅游学院近年来始终把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充分依托陕西省自然环境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和高新产业优势,建立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学校—政府—企业联合,实践教育与课程思政互促”模式,不断强化“三进教育”,深化了师生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坚定了扎根中国大地培养优秀人才的自信,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成效显著提升。

【关闭】

  • 微信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