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牢牢抓紧“传帮带”,绵绵躬耕为旅游 ——专访西外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发布时间:2023-12-28 点击数: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有这样一支绵绵躬耕、薪火相传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师团队,历经38年传承发展,他们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并于近日入选第二批“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第二批“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名单节选)

 

这里,涌现出一位又一位心有大爱、师德高尚、致力于陕西省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事业的优秀教师和学者。他们既放眼世界,具备极高科学素养,在科研领域结出累累硕果;又扎根中国大地,以社会服务汲取实践养分,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建言献策。他们兢兢业业、躬耕教坛,培育指导出了一届又一届德善相济、知行合一的学生。勤勉治学、砥砺创新、爱国为家的精神在一代代传承中历久弥新。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支团队,一起聆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故事。

 

攻坚克难,深耕学术研究

“我们作为文科类高校里的理科团队,在申请陕西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时要去和省内各大工科类高校竞争,所以我们的团队在申报时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整个过程也非常有难度。”回忆起申报时的艰辛,团队负责人潘秋玲老师很是感慨。她坦言,今年已经是团队的第三次申请,经过前两次的失败,大家都不免有些失落但团队成员的鼓励、学校和学院的支持和“展示西外成果,发扬团队精神”的使命感让她决定再试一次。潘老师再一遍耐心整理资料,一步一步将申报书逐渐完善,细心筛选掉旧的材料,补充进新的事迹,将全队的心血都融进2000字的申报书里。终于,在今年的公示名单中,“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师团队”一行名称如愿出现,与全省其他28个院校入选团队共称“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一切的努力与坚持都有了回答。

(团队负责人潘秋玲教授参加潼关县旅游峰会主旨发言)

团队的成功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在这其中,“学术研究”则是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师团队能够长足发展、勇攀高峰的基石。据潘老师介绍,“紧盯前沿问题,提供高质量科研服务”是团队进行科学研究的核心思想。

‘关注现实,紧盯前沿’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个学科它的实践应用性是相当强的。所以在申报课题的时候,我们的很多项目都在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对接陕西省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潘老师提到,团队成员们坚持理论与应用研究并举,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他们聚焦陕西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难点、重点问题,始终站在陕西地理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最前线”,数十年如一日地将“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乡村振兴”“秦岭生态文明保护”等发展议题作为他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几十年间,团队老师多次带领学生前往陕北、关中、陕南等市县,深入实地考察当地人文地理资源情况,逐步将国家战略落深、落地、落实。

近年来,随着一篇篇学术论文在权威期刊上发表,一个个学术难题迎刃而解,潘秋玲团队在服务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中也取得了重要成绩。团队获批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陕西省旅游局等政府部门委托的重要项目5项和旅游扶贫公益项目3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1部。在科研中,团队始终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坚定信念,积极作为,主动担当。2013年成功推动我校与陕西省旅游局合作共建“陕西旅游研究院”。此外,团队先后为陕西省旅游局等机构完成《陕西“门票经济”转型研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旅游枢纽建设研究》等十几项重要研究任务,参与诸多旅游政策的研究和制定。研究成果连续多年被收录到《陕西旅游蓝皮书》,研究课题获陕西旅游局课题一、二、三等奖,出版相关研究论著5部。每一篇论文、著作中洋洋洒洒的几十万字,都凝聚了团队老师集体的心血与智慧,也记录着陕西旅游事业的发展成就和沧桑巨变。

(团队负责人潘秋玲教授和团队成员杨晓俊、孙鹏、梁璐教授与蒲城县各部门召开项目研讨会)

 

团队协力,筑牢人才队伍

如果说“学术研究”是团队长期发展的基石,那么“人才队伍”则是这块基石赖以稳定存续的不竭动力。

据了解,团队目前人才结构多元,涵盖教授、副教授、讲师、青年博士等各阶段教师;人才层次丰富,老中青三代教师齐聚团队,其中青年教师人数比例高达一半以上。在采访中,“团结”“传承”是最常被提到的字眼。“我们的团队融合了各个年龄段的优秀教师,大家讲团结、讲合作,愿意为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的成绩取得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潘老师如是说。而在她看来,团队得以跨越近四十年的岁月发展至今,更离不开老中青三代教师之间的“传帮带”精神。“年轻教师需要我们带着他们做一些事情,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团队最朴素的一个出发点,‘传帮带’也成了团队的特色。”

(团队负责人潘秋玲老师办公中)

“传帮带”的过程中,昔日青涩的青年教师们在各位资深教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累积教学经验,如今已经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潘老师乐于帮助和指导团队中的青年人,分享教学经验,探讨科研问题,能够把团队成员有效地凝聚起来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她敬业的精神,解决问题清晰的思路,一直影响着我。”团队成员马琪老师这样说道,在他看来,潘老师的带头精神和团队的相互扶持,都对青年教师的科研之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团队成员马琪老师讲课中)

在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团队青年教师积极开拓研究领域,深入研究方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窦睿音老师所负责项目成功获批“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也是我校唯二申报成功的项目之一。陈乐副教授带领的“面向空间协同的陕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团队” 被推荐申报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度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团队成员刘晓霞、孙鹏教授带领学生到壶口瀑布实习)

青年教师们在团队建设发展中不断吸收着资深教师积累下的治学经验,而在一代代薪火相传、接续奋进下,未来他们还会将自身经验传授给更多、更年轻的教师们,让“传帮带”精神不断延续,并依此探索陕西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新课题,协助团队不断进步,取得新成就。

 

立德树人,赓续三尺讲台

从蹒跚学步到倍道兼进,潘秋玲团队走过了漫漫征程。一路走来,团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学高为师、乐教敬业的职业操守,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到“四个相统一”,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受师生好评,涌现了一批批心有大爱、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

他们积极构筑坚实育人阵地,用一流科研反哺一流教学,助力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成为我校首个非语言学科的硕士学位点。团队4位教授主讲的4门课程在2014年获批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课程于2019年和2021年获批陕西省一流课程。

(团队成员李开宇教授为本科生讲课中)

三尺讲台是教师的人生舞台,在教学中,潘秋玲老师坚持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团队建设的根本,力求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将“品德影响”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在站稳讲台、站牢讲台、站好讲台中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教学中,我们坚持把自己多年所得的真才实学,毫无保留地全部传给学生,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爱学生。潘老师谈道,目前团队成员中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达到100%,从教时间最长的教师已有28年教龄。团队成员先后荣获省级优秀共产党员、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脱贫贡献先进个人和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和称号。培养的硕士生规模由最初的每年2人扩展到现在的每年26人,部分硕士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深造。

为更好地落实“育人、树人”,团队自本科起实行“导师制”,在教师与学生间“一对多”结对子中指导学生的专业方向,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学生在平时的学术研究和参加大创、三创等比赛时,有很多选题都来自老师们的科研项目,这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培育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潘老师说。

一支粉笔写春秋,三尺讲台育桃李。团队老师的潜心育人,对学生们的关怀备至,让师生情谊在寒来暑往中愈发深厚,也让老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了“双向奔赴”。时至今日,潘老师仍对第一届研究生记忆深刻,她的办公室里还摆放着与不同届学生的合影留念。逢年过节,老师们总能收到学生们不远万里的暖心问候,一句句亲切交谈跨越时间的长河,成为了师生间亦师亦友、情谊深厚的最好见证。

 

淡泊名利,倾心科研公益

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团队,我们就应该发挥学科专业的优势,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事。一直以来,潘老师与团队成员积极对接区域发展需求,以实际行动投身陕西脱贫攻坚,主动参与陕西省旅游局在全省开展的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深入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的安康市汉滨区、紫阳县,为贫困村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他们还主动参与学校对口帮扶的特困地区镇坪县、旬阳县蜀河古镇景区、镇安县塔云山景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团队负责人潘秋玲教授和团队成员孙鹏、高万辉、成英文在旬阳蜀河古镇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调研指导)

2017年,潘老师和团队成员刚到蜀河古镇时,那里的路还未修通,交通十分不方便,从县城到镇上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景区还是3A级别,发展并不顺利。“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示范基地”挂牌建成后,潘秋玲老师、李开宇老师、杨晓俊老师、孙鹏老师和高万辉老师等多位团队成员历经多次实地考察和多场讨论会,不断出点子、改方案、做研究,还无偿对当地旅游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为蜀河古镇“量身定做”出一套发展规划。终于,在团队成员与当地政府的相互配合和不懈努力下,蜀河古镇于2020年获批升级为4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旅游经济的再发展。“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镇长特别高兴,还专门来学校感谢我们,我们也感受到了这个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潘老师激动地说。

科研与物质回报无关,真正帮助到人民群众就是意义所在。每一次的贫困村旅游规划帮扶都是公益的,每一次的实地考察和调研都是无偿的,但团队里没有人有过怨言,也没有人计较过得失。潘老师坦言:我们团队里的每个老师都把名利看得很淡,大家都不会把个人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这是我们团队能成长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团队成员在镇平西安对口帮扶贫困村白坪村调研)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这是黄大年同志的毕生追求。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科研,谱写了一首矢志创新的奋斗之歌,树起了一座勇攀高峰的精神丰碑。在黄大年精神的引领下,潘秋玲老师团队的成员们凝心聚力、“传帮结对”,在科研与教学一线戮力求索、攻坚克难。几十年来,他们不忘科研使命,不负传道重任,不止调研脚步,不畏艰难险阻。相信未来团队一定会心怀“强国有我,建设西部”的远大抱负,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在西部旅游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行稳致远!

 

 

 

【关闭】

  • 微信

  • 微博